教学内容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2-10浏览次数:336

教学大纲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国家教委师范教育司颁发的《中文专业教学大纲》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等文件并结合本校教学实际情况而制订。本大纲适用于本校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和对外汉语专业本科学生。

二、课程性质、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1.课程性质

《语言学概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对外汉语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研究语言的性质、结构规律、演变规律以及语言与文字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学生通过本双语课程的学习,能比较系统地掌握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国内外语言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和成果,拓展语言研究的国际视野,为提高语言理论水平、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其他语言课程奠定必要的语言理论基础。

      2.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语言的本质、机制和构造,系统学习语音、语法、语义、语用、文字、语言的演变等知识,掌握语言研究的一般方法,进一步提高语言分析和语言运用能力,为日后从事语文教学和语言研究等工作打好基础。

      3.教学要求

本课程理论性强,知识涉及面广,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立体型学科,要求学生视野开阔,善于在言语实践活动中捕捉语料并且能够使用所学习的相关理论知识分析语料,能够正确使用语言理论以指导语言教学和语言研究。

三、教学内容纲要

导言

语言学的对象和学科性质

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语言学的应用价值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

第一节语言的社会功能

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

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

第二节语言的思维功能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语言思维功能的生理基础

儿童语言习得与思维的发展

关于聋哑人的语言和思维

思维能力的普遍性和思维方式的特殊性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第一节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

语言和说话

语言与符号

第二节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

语言符号的层级体系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第三节语言符号系统是人类特有的

人类语言符号和其他动物语言的根本区别

语言是其他动物和人类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

第三章语音和音系

第一节语音和音系的区别与联系

语音学和音系学

语音和音系的最小线性单位——音素与音位

国际音标

第二节从声学看语音

语音四要素

音质的声学分析

声学分析的仪器和软件

第三节从发音生理看语音

发音器官

两类音素:元音和辅音

元音

辅音

第四节音位与音系

对立和互补

音位和音位变体

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

第五节音位的聚合

区别特征

音位聚合群

第六节语音单位的组合

音节

语流音变

韵律层级

第四章语法

第一节语法和语法单位

语言结构是有规则的

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

语法单位

第二节组合规则

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

词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

组合的层次性

组合的递归性和开放性

第三节聚合规则

词类

形态

语法范畴

第四节变换

变换和句型

变换和句法同义

变换和句法多义

第五节语言的结构类型和普遍特征

语言的语法结构类型

语法结构不能分优劣

语言的普遍特征

第五章语义和语用

第一节词汇和词义

词和词汇

词的词汇意义

词义的概括性

第二节词义的各种关系

一词多义

同义关系

反义关系

词义的上下位关系

词的语义特征和语义场

第三节句义

词语的搭配和词义在句义中的实现

句子的语义结构和人类经验的映像

句法语义范畴和属于说话者的人类经验映像

句子的真值和句义的蕴涵、预设关系

第四节语用

语境与语境义

话题和说明

焦点和预设

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的言内意外

言语行为

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

第一节文字和语言

文字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文字的基本性质

汉字和汉语

第二节文字的基本性质与文字的产生

实物记事

图画记事

刻划符号

早期文字:原始的图画文字

第三节共时文字系统的特点及分类

从文字的次小单位看文字的共性和分类

从文字的最小单位看文字的不同类型

第四节文字的发展与传播

早期自源文字:不完善的意音文字

自源文字的发展

他源文字的创新与文字的换用

文字适应语言和文字的相对独立性

汉字与汉语拼音

第五节书面语

口语和书面语

书面语的保守性和书面语的改革

书面语的规范

第七章语言演变与语言分化

第一节语言演变的原因和特点

社会、人际交流是语言演变的基本条件

语言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和语言的演变

语言演变的特点

第二节语言的分化

语言随着社会的分化而分化

社会方言

地域方言

亲属语言和语言的谱系分类

第八章语言的接触

第一节社会接触与语言接触

第二节不成系统的词汇借用

借词

借词与社会

第三节语言联盟与系统感染

语言联盟与社会

系统感染

第四节语言的替换和底层

语言替换

语言替换的社会原因

自愿替换和被迫替换

语言替换的过程

语言换用与底层遗留

第五节通用书面语、民族/国家共同语进入方言或民族语的层次

通用书面语与地方语

文白异读与汉语方言中的通用语层次

外族书面语的层次

共同语

第六节语言接触的特殊形式——混合语

洋泾浜

混合语

我国境内的土汉语和混合语

世界语

第九章语言系统的演变

第一节语音的演变

何以知道语音的演变

语音演变的规律性和演变机制

语音对应关系和历史比较法

第二节语法的演变

组合规则的演变

聚合类的演变

类推

结构的重新分析

语法化

第三节词汇和词义的演变

新词产生、旧词消亡和词语替换

词汇演变与语言系统

词义的演变

四、课程教学重点与难点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

第二章:语言符号系统;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第三章:音位、音位变体。

第四章:语法单位;语法手段和语法范畴;语法结构类型。

第五章:词义关系;义素分析法;句义;语用。

第六章:文字的起源;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语体。

第七章:地域变异;社会变异;功能变异;语言谱系。

第八章:语言接触的类型;共同语;洋泾浜

第九章:语音演变;语法演变;词汇演变。

五、实践性教学内容安排

      1.课堂讨论

      2.课程论文

      3.社会调查

六、教学课时安排

总课时为36学时,周学时2课时,开课学期三年级上。具体为:

导言  2学时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 2学时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2学时

第三章语音和音系  4学时

第四章语法  6学时

第五章语义和语用   6学时

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   3学时

第七章语言演变与语言分化  3学时

第八章语言接触   3学时

第九章语言系统的演变  3学时

社会调查  2学时

七、教材

教材:《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1

《语言学教程》(第四版)(LinguisticsA Course Book)胡壮麟,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八、考核(考试)方法

采用中文和英语双语考核。

九、教学参考书目

       1.必读书目

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商务印书馆 1980.11

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1

普通语言学纲要罗常培王均商务印书馆 1981

语言学导论贾彦德北大出版社 1986.7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F.de.Saussure  Gerald Duckworth Publisher,1983

       2.一般书目

现代汉语词汇符淮清北大出版社 1985.3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商务印书馆 1970

语法问题朱德熙商务印书馆 1985.7

文字学概论裘锡金商务印书馆 1988

社会语言学导论陈松岑北大出版社 1985

语言文化社会新探陈建民语文出版社 1988

当代跨学科语言学卫志强北语出版社 1992

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应用研究于根元书海出版社 1996

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7thed,vicroria Fromkin, Robert Rodman, Nina Hyams, Michael Rosenberg Publisher, 2003

The teaching outline of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

Chapter 1 Iinvitations to linguistics

1.1 why study language ?

1.2 what is language ?

1.3 design features of language

1.4 origin of language

1.5 function of language

1.6 what is linguistics

1.7 main branches of linguistics

1.8 macrolinguistics

1.9 important distinctions in linguistics

Chapter 2 Speech sounds

2.1 how speech sounds are made ?

2.2 consonants and vowels

2.3 from phonetics to phonology

2.4 phonological processes, phonological rules and distinctive features

2.5 suprasegments

Chapter 3 from morpheme to phrase

3.1 what is morpheme

3.2 what is word?

3.3 word formation

3.4 word group and phrase

Chapter 4 from word to text

4.1 syntactic relations

4.2 grammatical construction and its constituent

4.3 syntactic function

4.4 catefory

4.5 phrase clause and sentence

Chapter 5 meaning

5.1 meaning of meaning

5.2 the referntial theory

5.3 sense relation

5.4 componential analysis

5.5 sentence meaning

Chapter 6 language and cognition

6.1 what is cognition

6.2 what is psycholinguistics

6.3 what is cognitive linguistics

Chapter 7 language culture and society

7.1 language and culture

7.2 language and society

7.3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hapter 8 language in use

8.1 speech act theory

8.2 the theory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8.3 post-gricean developments

教学方法、手段

总的原则:根据双语教学的需要,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特征,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具体方法:

      1.双重语言课堂模式讲授

课堂上同时使用中英文两种语言教授,内容展示以英文为主,在50%-70%以上。着重英语专业术语、专业词汇和基本的概念理论。

      2.渐进式模式课堂教学

初期,适当补充有关的语言学英文词汇,鼓励学生查阅英文文献资料,检索英文文献数据库,教学进度采取逐步加快法。

      3.语言学与专业英语教学一体化模式

使学生接触专业方面的英语资料,参阅英文版本的资料,掌握语言学专业领域的英语技能,培养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的能力。

       4.比较分析不同语言的语言事实。

语言学概论课程以人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因而涉及的语言现象比较多。讲授语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涉及到语料分析的实例,应以汉语、英语的语料分析为主;其它语言的实例,只在必要的时候作适当的引用,重在了解。学生相应地要有一定的汉语和英语基础知识。

        5.加强实践练习。

本课程同其它语言课程相比,理论性比较强,抽象的问题较多,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多结合实例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学生则要多注意实践练习,通过必要的练习去掌握有关的知识,同时还应注意综合利用本课程多种教学媒体,加强自学。

通过双语教学,让学生摆脱汉语的局限和羁绊,以更宽阔的视野去接触和了解人类语言的普遍规律,原汁原味地领悟国外语言学理论的精华,教学效果良好。

教学条件

教材使用与建设:

本课程以中文版本叶蜚声、徐通锵编写的《语言学纲要》以及英文版本胡壮麟的《语言学教程》(LinguisticsA Course Book)为基本教材,另外有《语言学纲要学习指导书》作为配套的辅助教材。《语言学纲要》和《语言学教程》是编制教学媒体、组织教学和复习考试的主要依据。《学习指导书》对主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再作补充分析和阐释;另外我们还根据教材和课程教学的要求编拟了一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练习。

网络教学环境:

课程组有配套的教学课件,教师能较熟练地运用多媒体教室上课,真正做到能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突显出本课程的特色。。除此以外,本课程正在申报语音实验室。随着校园网络的建立,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机会大增加,获取教学信息更为方便快捷。